养成良好习惯收获幸福人生有人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它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转化、相互助进的过程它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养成教育应根据中学生特点,按照全面性、可行性、适用性、循序渐进性、差异性的原则,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认真分析它的内涵和外延,科学地做出具体规范。中学阶段,尤其初一,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抓住初一这个教育的良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个新的班级,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环境,需要时间融人班级体中。而大部分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上或多
f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如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勇于吃苦的耐力,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等等。所以,这段时间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因此班级管理的主要重点放在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鼓励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信,培养其自我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成为合格的中学生。经过多年担任初一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抓好日常管理,规范行为,让学生行有所依。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定型的内部动力,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带着学生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教育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随后师生共同制定详细的班级管理条例,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思想进步到全面发展,从团结同学到关心集体,从刻苦学习到遵守纪律都一一
f规范,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无论走到哪儿,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明确的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为使学生能尽早地把这些要求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还将我们的条例与号称世界最自由的美国的学校班级条例进行了对比,努力营造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