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坏处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交流会有隔阂,过于幼稚化的坏处就是一味迁就了幼儿的思维,使其思维固化了。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方法
教师是整个课程游戏化过程中的核心人物,教师是否具有游戏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课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因如此,提高教师的游戏精神从而将课程游戏化变得有特色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笔者试着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还幼儿一份自主
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将游戏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巧妙地将其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快乐玩耍的同时也有其他的收获。
所谓的“还幼儿一份自主”,就是教师在开发设计游戏的时候,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用他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设计出一个既能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兴趣又能使其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的方案。
就课程游戏的开发而言,我们把它简单的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游戏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另一种是游戏为教育的一部分,只是教育活动的一个辅助。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游戏引入课堂,游戏的引入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用来形成某些知识和技能,使得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紧凑。
(二)还幼儿一份自由
教需要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孩子们在游戏化过程中自由地发挥游戏精神。在笔者看来,游戏化教学中,游戏的内容可以是幼儿自己选择的,游戏的发展可以是幼儿自己改变的,游戏的结果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体会到幼儿游戏的真谛所在。
(三)还幼儿一份愉悦
愉悦是幼儿游戏最重要的体验。课程游戏化最大的目标在于摈弃原来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在课程中引入游戏,让幼儿愉快的在课堂上学习。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在设计游戏情节时加入一些有趣的情节,将游戏情节设计得更加有趣,大大增加教学活动的愉悦性。
(四)还幼儿一份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表示,“真正的教师明白自己也是从幼儿时期成长为大人的。”李吉林老师也曾经说过:“我是一个长大的幼儿。”的确如此,当我们选择从事幼儿教育当一名幼儿教师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就应该唤起我们曾经的童心,把自己当作一个仍在不停地成长的儿童。在幼儿面前,应当放下成人世界的现实和理性,像幼儿一样,总是充满游戏精神和美丽的幻想。
总之,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于教师,孩子的行为和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密切相关。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充分探索、交流和表达,不断丰富和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