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教学难点
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主动关心福利院的特殊人群。
课前准备
要组织学生认真收集自己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为家庭、为国家作牺牲、作奉献的典型事例,和同学交流,从感情上对老人产生认同中。
教学过程
活动一:音乐中识标志,激发情感1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营造爱意浓浓的氛围。2出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3提问:(1)你认识这个标志吗?你曾经在哪儿见过?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吗?(2)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你会想到社会上有哪些人最需要人们伸出支援的手,奉献爱心?活动二;让我们走进福利院1弄清福利院的性质。(1)在你生活的地方,在福利院(或福利机构)吗?是老人福利院,还是儿童福利院?
修改意见
f板书设计
(2)汇报交流课前主调查、了解的情况。(福利院的性
质)
(3)福利院里的人为什么需要大家奉献爱心?
(4)假如福利院里有你的亲人,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2说说福利院里人们的生活情况。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活动三: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1播放课件。(少选队员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
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与福利院的小朋友谈心,为他们
送去新书等内容)说说看了课件的感受,想说点什么?
2讨论:想想我们能为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做些什么?
3分小组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4各组长汇报制订的计划具体内容。
活动四:小志愿者在行动
1利用班队会和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当地福利院去参观。
2以班级为单位或小组为单位到福利院去开展计划好的
活动,为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送去欢笑、献爱心。
3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每人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感
受。
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爱心之家
把欢笑送给他们
教学反思
f主题五同行蓝天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残疾人的困难与不幸,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2主动、热情地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3激发学生对残疾人关爱、尊重的情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与不幸,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
教学难点
主动、热情地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课前准备
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模拟和体验残疾人日常生活的活动,从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对他们产生同情心。同时,让学生从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收集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典型事例,以便课中交流。
(一)无声的音乐会
修改意见
1播放课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