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可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二、编创与活动1、学生发现树丛里各种各样的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2、学会歌曲后,将这些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三、创编与活动:摘果子1、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上几个果子?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划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口袋上。第二课时一、聆听《袋鼠》1、指导学生讨论有关袋鼠的知识,描述袋鼠敏捷的动作和机警的神态。2、初听乐曲,说一说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感受。3、复听乐曲。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用动作感受音乐。二、表演《小袋鼠》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听录音感受的次数。2、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示范,用连音、断音两种方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更好。3、学生歌表演。三、编创与活动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自由编创拍击动作。2、教师提示学生对拍手的方式很多种,想一想怎样拍。让学生自己去创造。3、学生两人一组边读边拍,看哪组歌谣读得好。4、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第七课音乐会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白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表演歌曲。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表演《快乐的音乐会》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3、问: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描述歌中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5、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给予掌声鼓励。可齐拍手。
f二、聆听《百鸟朝凤》1、静静细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得乐器唢呐。问: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第二课时一、表演《唢呐配喇叭》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2、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喇”、“唢”在歌中一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