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感受夏天的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练习表演。读后,我出示小动物和小水珠头饰,请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并举起大荷叶提问:你们看见荷叶时会说什么呢?接着我又问:他们分别说出荷叶是我的摇篮、荷叶是我的停机坪这时候,小动物们和小水珠都有什么心情呢?请同学们怀着这样的心情练习朗读课文。学生个个都带着高兴、愉快和美滋滋的心情各自读了起来,当读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时,他们真的眨起了自己亮晶晶的小眼睛。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理解,感受,演绎美的即兴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转化为形象的情景。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三、让学生在画中描绘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充满情趣、乐趣、活力的活动引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是促进学生对语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也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儿童特别喜爱动手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感受了美,而且还创造了美。教《画家乡》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1
f并展现给大家观看。他们个个画得很认真,谁都想把家乡最美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画下来。有的画了海边,有的画了高楼大厦,有的画了村庄,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和设计了美丽、富饶的家乡。学生在绘画中不仅能对课文思想、内容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而且激发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真正在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描绘美,创造美。生活离不开美,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里面美的因素,运用各种有限的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欣赏,理解,演绎,描绘创造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