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作者:朱华美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10期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诗歌、散文,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涵,蕴含大量的道德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篇课文美的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就会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种种美的现象和事物产生震动、赞叹、仰慕、热爱等美好的感情,从而激起强烈的向往、追求、探索的愿望和热情。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几点看法:
一、创设审美氛围,引导学生感受美
美的生动形象性决定了美育的形象感染性,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被美熏陶而同化。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美的氛围,创设有利于诱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美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
1巧用多媒体,让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有趣,感染力强,可直接给学生以表象,使学生直接进入美的情境。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林海》一课,岭的温柔,林的如海,花的灿烂构成了大兴安岭的三大美景,正是这种温柔中蕴含奔放的美吸引着作者。教学时,教师可“以美激趣”。这样,不需教师多作努力,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并激起学生与作者两者之间情感的共鸣。
2巧用周围的环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实景中去
审美即发现,心的发现就是审美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意境与周围的环境,给学生创设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实景中去感受、体验、思考。如教学《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鹅的形、姿、声、色,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旁的小河边,让学生置身在美丽的河边,尽情地欣赏河里的鹅儿快乐在唱歌,自在地嬉戏的情景,学生的兴致高极了,不断地发出喜悦的惊叹声:“老师,原来鹅儿是这样一拨一拨地游的”“老师,鹅儿叫的时候,脖子是这样一伸一屈的。”“白鹅最漂亮,脚掌红红的,在清清的水里显得更可爱……”把学生带到美的实景中,不需教师多作解释,古诗的含义及意境便深入了学生的心。
3巧用情感诵读,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绘的艺术世界中去
饱含情感与感染力的诵读,能通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