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着重视日常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体育德育方面的教育、体育文化教育的现象。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加强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将德育教
f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教师准时到位就可以给学生树立“守时”的时间观念。在体育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和抗压能力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在体育课堂上开展长跑竞赛活动有的学生坚持不了半途而废有的学生克服了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困难坚持到了最后。笔者抓住学生做出抉择时的心里触动让学生渗透坚持就是胜利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思想品质。有时笔者开展拔河、接力赛等团体活动增强学生间的沟通、合作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同时在面临因个人问题导致失败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培养学生宽容心理大爱精神。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
三、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相结合学生所处年龄段往往会出现叛逆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接受以学生为中心。如果在体育课上教师只是“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一味强调思想品德的修养过分升华思想品德的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认为这是学校在履行文件精神、搞形式主义。学生首先在心里就否定了这种教学便不会重视也只是形式主义的听听课而已。这样只会造成“左耳进右耳出”走过场的尴尬局面。在文化课与体育课之间学生更加能接受的还属体育课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优势了解各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内在育人作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体育
f知识的同时又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同样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学生不只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课而是可以活动在场馆、操场中。因此学生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影响他们学习情绪的因素也大大增加例如天气、场地教师应该实时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充分把握“机会”因势利导让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面对偶发事件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和鼓励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
四、结语最后要不断加强对教学师资队伍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强调其重要性。教师要树立全新的德育观良好的人格魅力拓展德育的境界和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古人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为重要唯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