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空洞的说教;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必须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会使体育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利用课堂常规渗透德育教育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要注意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学生在竞赛中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应以集体主义利益为重,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歪风邪气,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在课堂常规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要及时做出表扬和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对不良的思想行为、偶发事件和违纪现象要指出要害,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坚持正面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f二、利用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不同内容蕴含的德育因素不同,这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利因素。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例如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教育的最好时机;球类运动大多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要侧重培养学生勇敢、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敏捷的思维;通过舞蹈、韵律操教材,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操教学中的互相帮助和保护,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和北京申奥成功等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积极锻炼的自觉性,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明确德育目标,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三、利用组织教法渗透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是体育课组织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