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值、午间值日、换班交接等工作要常态化、制度化,有督促,有记录;对一日常规管理工作职责完成不好的教师,各校领导要加强教育并且留有反馈材料。课前三分钟、课前点名制度是确保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有效掌控学生在校情况的重要手段,每一位任课教师都不应该忽视。4、认真抓好图书、科学仪器、体音美劳器材、各学科教学用具、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等教育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各校要根据有关配备标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寻找差距,加大投入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切实管好用好教学设备,以发挥设施设备服务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5、各校的行政要充分认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管理素质的同时,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性的指导和管理。要主动深入课堂听课,掌握一线教师的教学状况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扎实认真地配合中心小学开展各项教学教研任务,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种比赛评优活动,坚决反对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的作风,坚决克服以中心小学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替代学校内部校本教研的等、挂、靠思想。要继续在教师之间开展同年段、跨学校、跨年级、跨学科的听课教研活动,形成校领导听课评课、教师间互帮互学的良好校本教研工作格局。按区教育局要求,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评、导课不少于30节,教师个人每学期听评课、撰写教学反思均不少于20课时。6、重视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加强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整体布局情况,合理划分各功能区;要结合泉州市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个一”和班级文化建设“十个一”的要求,布置丰富的墙面文化和特色的班级文化;要加强学校隐性文化载体建设,学校要抓紧学校标志物、校史室、荣誉室等的建设,把显性的办学特色和隐性的育人功能紧密融合,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1、加强校本研训,提高师资水平。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在职函授、远程教育和其它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教师要自觉加强基本功训练,特别要在“三笔”上下功夫,同时,要努力掌握课件制作及其它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学技能,争取在区教育局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二是在经费许可的前提下,继续组织、选拔相关教师外出参加更高级别、更高水平的教学观摩、课堂评优、专题讲座或其他教科研活动。三是加强班主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