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的策略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自己一直力争做到在数学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乐学,会学数学。通常的做法是:1、有趣的数学游戏学生爱玩。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将游戏引入课堂,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增长。可以说这也是老师们最爱用的方法了。2、贴切的数学小故事学生爱听。这包括两种:一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小故事,如用“朝三暮四的小故事”理解加法交换律等。一种是数学背景故事,像数学家的故事,加减符号的来历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数学本身的美学生能发现。只要用心,在数学学习中更会时时发现美。像101,202,303,……909等美丽的回文数;像发现数字的灵性之美,“1”正正直直,让人感受到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渗透着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真性情。“2”就像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优雅而端庄,让人感到恬静、欢愉。“3”是一个耳朵,倾听着欢乐,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像美丽的黄金分割数0618;还有像数学符号,数学规律,几何图形等等无不蕴藏着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数学本身之美来
f激发学生想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之美的欲望。4、有效创设的认知冲突学生能参与。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
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要善于在备课环节充分预设认知冲突,在上课环节逐步落实认知冲突,在教学生成中放大个别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暴露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关于这一点,李玲老师的《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中》一课中也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5、学过的数学知识学生能运用。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成就感,也就是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一点也不神秘,他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会计算了,能做对了,自己本领大了,对于他来说就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这样他才会爱学数学,才会觉得数学太好玩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要创设学生能施展才能的情境,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能解决实践问题的成就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只觉得激发学生兴趣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爱上数学本身。直至在这次研修中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