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通过顶岗实习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也实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四是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就业或创业阶段可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一定年限内积分达到要求即可拿到毕业证书。
3、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以往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差,如果用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评价机
2
f制也必须改革,贯彻职业学校的特征,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双重的评价体系,即由学校和社会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学校方面重在职业道德结合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可以采取用以班为单位进行评定的办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考评;社会方面通过实训由企业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定;最后综合评价每一个学生是否为合格的中职生。
4、深化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工学结合的基础或载体建设。
学校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承担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培养学生顶岗技能的需要。在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前,由于没有能力顶岗,企业不可能允许学生在生产岗位上有太多的实训时间。二是吸引企业的基础。学校实训基地如果具有生产性功能,行业、企业才会把产品放在学校生产、加工。学校实训基地如果配备良好的生产性设备,行业企业才会把员工放在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甚至把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技术服务中心,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学校为行业企业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问题,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5、建立一支适应工学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实现从注重学历为主向注重具备实践经验的真才实学过渡。要做到引进教师人才注重实践工作经历,鼓励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要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在校企合作中形成稳定高质量队伍。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兼职教师根据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