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计算、观察、思考、发现、总结、应用
在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运用
找到积与因数的关系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找到积与因数的关系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材18页的第一题。
A、75814
71
74
8
83
B、75
15
103
3
学生计算两组题目的结果,并汇报,师板书。
6553
二、探索规律:积与因数大小的关系。
1、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预设:发现A组算式的第一个因数相同,都是7。8
B组算式的第二个因数相同,都是5。3
还发现竖着看,第1竖条的另一个因数比1小,第2竖条的另一个因数等于1,第3
竖条的另一个因数比1大。
2、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提问:认真观察前面第一组和第二组的题目的结果,想一想: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因数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4、汇报并小结:当其中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一定小于另一个因数;当其中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一定大于另一个因数;
28
f当其中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一定等于另一个因数;提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规律呢?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具体题目进行说明。三、应用规律。
1、下面各式中,()的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A、2354
2、在(
B、1210
C、9384
)里填上“〈”“〉”或“”。
223
994
411
746
325832
85
10210
979
737
1212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8668
7557
77(128)×36
9×339×33
11
11
137×1376
311
×89
131
×29
131
×19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29
×15×2391
29
f2016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使用时间
全期累计编号:第节2016年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分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课型
复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运用
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