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变热了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8课教学目标: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试验。2、培养学生猜测、动手能力;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认识热传导的特点,知道热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会区分物体传热的能力不同。教学准备:1、各小组准备:铜丝架,圆形铁片,长方形铁片,酒精灯,火柴,凡士林,烧杯,试管夹,小棒(玻璃棒、塑料棒、木棒、铜棒、铁棒、铝棒),实验报告。2、教师准备:杯子,多媒体课件。(上课前,检查实验桌上准备的材料,检查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初步认识凡士林的特性。)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当你们家里来客人的时侯,通常你的父母都会请客人喝什么?(饮料、可乐。矿泉水。泡茶水……)想知道老师喜欢给小客人喝什么?(想)喝饮料,今天老师特意沏了一杯饮料想请同学们品尝一下,谁想上来?好,你来!好喝吗?(好喝)烫不烫?(不烫,是凉的)噢!可能是时间长了,饮料凉了。不要紧,我们再做一杯热饮料喝喝。请再品尝一下,(学生不敢端杯子)为什么不端杯子?(烫手)你怎么知道烫手?(我猜的)用手摸摸,看看你猜对不对?(真的烫手)我的手没有接触热水,为什么能感觉到到热呢?生:因为有热水,水很热。生:杯子能传热。生:热沿着杯子传到手上。生:水很热,它通过杯壁传到手上。奥,我这还有一个没倒饮料的杯子,你摸摸?烫不烫?(不热)师:对这两个杯子的变化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生:热怎样传递的?传递时具有什么特点?看来同学的问题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由“杯子变热了”这种熟悉的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来研究热在物体中是怎么传递的。(教师板书:杯子变热了)二、实验探究:(实验一)要研究这两个问题,你准备选用哪些材料设计什么方案来研究?老师这里有几样材料大家来认识一下,这是凡士林,它的特点是有粘性,遇热会融化,这是酒精灯,使用方法在锁骨上P46的实验提示中,清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到你们的最佳方案。学生汇报:可能1、用火柴杆沾上凡士林,然后粘在铜棒上,最后用酒精灯加热,看看那一根火
柴先掉下来。2、直接将凡士林涂在铝片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看凡士林是怎样熔化的。3、水遇热会蒸发,只要在铝片上洒上一些水,看看哪里的水先蒸发掉。实验时要注意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