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作者:张高林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教学模式是规范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教师机械地使用学校推行的课堂模式,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加以灵活地运用,制约了模式的活力。本文就灵活使用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新模式创建的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立足本校实际【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8202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多地反思教育,思考教育。依据教学原理、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减负增效的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许多老师在闲谈的时候,表达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理性见解。我以为课堂教学模式是落实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框架和实施途径。一般说来,学校制定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是根据各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的,能迅速促进年轻教师成长,对于教师专业水平普遍不高的学校,作用特别明显,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落实常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师对一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模式程式化,按照几个步骤僵化地施教,不能灵活地处理模式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教学内容作出相应取舍,只是一味地“套用”,不知变通,禁锢了模式的活力,使模式的作用难以彰显。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处理好“入式”、“破式”、“创式”的关系。入式就是模仿、学习、尝试运用模式,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破式是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打破模式框架,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科学地使用;创式是深入浅出地运用模式,创立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实践证明,模式只是一个范式,带有浓厚的个人经验色彩,决定教学成功的因素很多,一两个模式不能使教学完全走向成功。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多样性,所以我对于把所有课程教学纳入一个固定的模式的做法,持谨慎态度。不久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人民教育》撰文指出:“课改要回归课程本位,引导大家认识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厘清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教学的性质,面向历史和本土,继承传统,立足中国土壤,总结提炼出有效的课改教育教学理论。”鉴于此,我以为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会从现实的课堂中生长出来,借鉴很重要,但是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根本,这种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