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读《长征》有感
最近拜读了《长征》一书,它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尽心打造的巨著。该书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为了完成这一部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采访了许多老红军,以50多万字的篇幅,描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艰难卓绝的各个细节。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为老一辈革命家乐观豁达的革命精神感动,更为了中华民族的长征精神感动!
说起长征,映入脑海的数字就是两万五千里,但这只是长征令人震撼的那组数字中的一个。长征不但红军行军两万五千里,在这慢慢的行军路中更是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级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这组数字,无一不让人感慨万千,然而更让人感慨的,是在这两万五千里中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f故事一:南部县城墙高两丈。四月一日晚,红军方面军进攻南部县城的战斗正式打响。川军利用城墙居高临下拼死阻击,红军发动了数次进攻都没能成功。七十三团团长田文龙仔细研究了川军的防守情况,决定组织敢死队从靠江一边城墙的薄弱部位冲进去。这时,七十三团副团长手提大刀对韩东山师长说:“敢死队组织好了,这次再拿不下来,把我当尿泡踩!”多年以后,韩东山已经无法回忆出这位副团长的名字,只记得大家都叫他“余娃子”。敢死队每人持大刀一柄列队完毕,余娃子做了战斗动员:“咱们七十三团没有孬种,咱拿过方面军‘攻如猛虎’的大旗,好名头别让咱砸了!”话音一落,就带着敢死队冲了上去。敢死队终于攀上了城墙,在川军的城防上撕开了一个缺口。随着敢死队员的奋力拼杀,越来越多的红军官兵涌入了县城。当天边露出了第一缕晨光的时候,南部县城里的川军已被全部歼灭。韩东山师长在进城的那一刻听到了副团长“余娃子”在拼杀中牺牲的消息。韩东山快步登上城墙,那个被红军用生命撕开的城防缺口处,余娃子的遗体已经血肉模糊,一柄大刀仍旧紧攥手中,刀刃已经卷曲。
f故事二,下午四时,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四团政委杨成武后来回忆说:“当事先准备的全团数十名司号员组成的司号队同时吹响冲锋号时,我方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枪弹向旋风般地刮向敌人阵地,一片喊杀之声犹如惊涛裂岸。”二十二个年轻的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