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读《长征》有感暑假,我再次拜读了红色经典巨著《长征》,描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艰难卓绝的各个细节。那是一部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是一段辛酸痛苦的记忆,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当我合上《长征》的那一瞬间,内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革命先烈在长征时所受的苦,所遭的难,是我们这些从小被泡在蜜罐里的孩子们无法想象的,也更没法去亲身体会。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哪里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场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原来它早已经震撼了我的心灵,根植于我的血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动人诗篇。长征在中国作家魏巍笔下是“地球的红飘带”;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的“惊心动魄的史诗”。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都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艰苦奋斗,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将士面对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河,巍然耸立的雪山,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堵截,后有追兵围追,可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敌人的包围圈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乐章。
f“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长征过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变成推动我们教育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更应该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告诉我们的孩子,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让孩子们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