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怎么证明他们不相等呢?”“现在你对用‘一条邻边×另一条边’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做法有什么想法?”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只好承认原来的想法是错的。本来课上到现在,有的学生已经想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高有关(平行四边形在学生的脑海中除了底就剩高了),但老师还在继续着自己的引导,先演示教具,放Flash动画,再猜想,再引导,再小结,终于得出:“问题就出在平行四边形的‘高’上”。纵观这一部分的教学,除了在证明两个图形面积不相等时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外(实际这一步根本没必要让学生探索,那两个图形一看就知道面积不相等),其余部分根本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成了教师带领下的亦步亦趋的操作工。
新课程强调在经历、体验、感悟和实践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参加数学活动,完完全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我想这节课的问题就出在平行四边形的“高”上。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有关真用得着这么麻烦吗?学生早就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底有高,何不给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看看他们会怎样想?课后,我和一线教师重新设计了这堂课。
重新设计后的课例:
一、猜想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如图所示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出现四种答案:(1)面积与底的长度有关。(2)面积和高的长度有关。(3)面积和底、高的长度都有关系。(4)和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有关。二、经历过程,主动探究1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现得非常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和什么有关?如果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给出你们所需要的所有条件,你能不能试着求一下它的面积呢?2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根据自己的猜想,大胆地计算一下它的面积。第一种方法:6×530(平方厘米)第二种方法:6×424(平方厘米)第三种方法:尝试用画方格的方法,但由于画的时候不标准,最终没有求出准确结果。下面是前两种方法的课堂实录:生1:我用6乘5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只有几个同学同意这种算法,大部分同学举手表示有不同意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