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体现“三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构建有序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激活潜能。
第8页共14页
f7.主动引用各类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内容和过程,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多样的途径。
8.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生动,音量适中,仪表端正,教态亲切,板书布局合理,字体端正,书写规范,杜绝错别字。体育教师应当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9.课堂教学要符合卫生要求,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第六章作业一、作业门类:语文(包括写字)、数学、英语、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应有书面作业,其它学科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二、作业次数。语文:一篇课文含单元练习做一次综合练习(可以分课时进行);写字:铅笔、钢笔字随课练习,毛笔字每周至少写一次;作文:一学期大小作不少于___篇(含期中、期末考试);数学、美术:一般每堂课都有作业;品德与社会:用填图册,每单元一练;科学:用设计的作业纸,每单元一练。三、作业时间:课堂作业应当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课外作业必须按以下规定时间控制: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___小时。
第9页共14页
f四、作业用笔: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等作业,一、二年级一律用铅笔,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可用铅笔,中高年级一律用钢笔(作图连线可用铅笔)。美术:根据教学要求,选用以用铅笔、黑水笔、彩笔、毛笔等。五、作业的布置与指导教师布置作业应当遵循《课程标准》,围绕三维目标,符合教材要求,体现年段特点,做到难易适度,数量适当,使每一道题都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各年级必须将课堂作业本和配套的补充习题结合使用,确保题量足,题型丰富。同年级课堂作业必须统一。杜绝惩罚性作业,减少机械性作业。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作业指导,严格要求,促其养成书写格式规范,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不做、少做或迟交、缺交作业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引导;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酌情弹性处理。七、作业的批改与订正1.教师要认真及时批改与讲评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订正,对非书面作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让学生能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评语,学会按教师批语订正作业。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