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小学生通过合作、自主的学习去获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就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了。
f(二)营造学习氛围,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