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1.指征:充分正压通气30s后心率<60次mi
。在正压通气同时须进行胸外按压。2.方法:应在新生儿两连线中点的下方,即胸骨体下13进行按压。⑴拇指法:双手拇指端压胸骨,根据新生儿体型不同,双拇指重叠或并列,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此法不易疲劳,能较好的控制下压深度,并有较好的增强心脏收缩和冠状动脉灌流的效果。⑵双指法:右手食、中2个手指尖放在胸骨上,左手支撑背部。其优点是不受患儿体型大小
f64262022
及操作者手大小的限制。按压深度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产生可触及脉搏的效果。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按压时间稍短于放松时间,放松时拇指或其余手指不应离开胸壁。3.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需默契配合:需要胸外按压时,应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因为通气的损害几乎总是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因此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应为31,即90次mi
按压和30次mi
呼吸,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因此,每个动作约05s,2s内3次胸外按压加1次正压通气。30s重新评估心率,如心率仍<60次mi
,除继续胸外按压外,考虑使用肾上腺素。(七)药物新生儿复苏时,很少需要用药。新生儿心动过缓通常是因为肺部充盈不充分或严重缺氧,而纠正心动过缓的最重要步骤是充分的正压通气。1.肾上腺素⑴指征:心搏停止或在30s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mi
。⑵剂量:静脉01~03mlkg的110000溶液;气管注入05~1mlkg的110000溶液,必要时3~5mi
重复1次。浓度为11000肾上腺素会增加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⑶用药方法:首选脐静脉导管(或脐静脉)注入,有条件的医院可经脐静脉导管给药。如脐静脉插管操作过程尚未完成时,可首先气管内注入肾上腺素11000005~1mlkg一次,若需重复给药则应选择静脉途径;无条件开展脐静脉导管的单位根据指征仍可采用气管内注入。2.扩容剂⑴指征:有低血容量、怀疑失血或休克的新生儿对其他复苏措施无反应时,考虑扩充血容量。⑵扩容剂的选择:可选择等渗晶体溶液,推荐使用生理盐水。大量失血则需要输入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血或O型红细胞悬液。⑶方法:首次剂量为10mlkg,经外周静脉或脐静脉缓慢推入(>10mi
)。在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观察反应后可重复注入1次。给窒息新生儿和早产儿不恰当的扩容会导致血容量超负荷或发生并发症,如颅内出血。3.新生儿复苏时一般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4.脐静脉插管:脐静脉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用于注射肾上腺素以及扩容剂。可插入3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