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与前3个手指间,镜片朝前。小指靠在新生儿颏部提供稳定性。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侧滑入,将舌头推至口腔左侧,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达会厌软骨谷。
f54262022
⑵暴露声门:采用一抬一压手法,轻轻抬起镜片,上抬时需将整个镜片平行朝镜柄方向移动使会厌软骨抬起即可暴露声门和声带。如未完全暴露,操作者用自己的小指或由助手的食指向下稍用力压环状软骨使气管下移,有助于看到声门。在暴露声门时不可上撬镜片顶端来抬起镜片。⑶插入有金属管芯的气管导管:将管端置于声门与气管隆凸之间,接近气管中点。⑷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插入导管时,如声带关闭,可采用Hemlish手法,助手用右手食、中2指在胸外按压的部位向脊柱方向快速按压1次促使呼气产生,声门就会张开。4.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施行气管内吸引胎粪时,将胎粪吸引管直接连接气管导管,以清除气管内残留的胎粪。吸引时复苏者用右手食指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新生儿的上腭,左手食指按压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使其产生负压,边退气管导管边吸引,3~5s将气管导管撤出。必要时可重复插管再吸引。5.判断导管管端位于气管中点的常用方法⑴声带线法:导管声带线与声带水平吻合。⑵胸骨上切迹摸管法:操作者或助手的小指尖垂直置于胸骨上切迹,当导管在气管内前进过程中,小指尖触摸到管端,则表示管端已达气管中点。⑶体重法:体重1、2、3kg的新生儿唇端距离分别为6~7、7~8、8~9cm。头位改变会影响插入深度。6.确定导管位置的正确方法⑴胸廓起伏对称。⑵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尤其是腋下,且胃部无呼吸音。⑶无胃部扩张。⑷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⑸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⑹有条件可使用呼出气CO2检测仪,可有效确定有自主循环的新生儿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五)喉罩气道喉罩气道是一个用于正压通气的气道装置。1.指征⑴新生儿复苏时如气囊面罩通气无效,气管插管失败或不可行时,喉罩气道能提供有效的正压通气。⑵小下颌或舌相对较大,如Robi
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⑶新生儿体重≥2000g。2.方法:喉罩气道由一个可扩张的软椭圆形边圈(喉罩)与弯曲的气道导管连接而成。弯曲的喉罩越过舌得到比面罩更有效的双肺通气。采用“盲插”法,用食指将喉罩顶部向硬腭侧插入新生儿口腔,并沿其硬腭将喉罩安放在声门上方,经向喉罩边圈注入空气约2~3ml后,扩张的喉罩覆盖喉口,并使边圈与咽下区的轮廓一致。该气道导管有一个15mm接管口,可连接复苏囊或呼吸器进行正压通气。(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