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极易分散。一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死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小动作或小声说话等不良习惯。因为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而且他们最关注有趣味性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否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乐意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的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特性,因势利导,尽可能将枯燥无味的语言现象转变为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求得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树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中得到乐趣。教学实践表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发参与学习的欲望。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孩子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以课堂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主动的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
f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委会:《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丛第一辑》2002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