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3倡导“大任务”。
简单地把书上的一些习题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就算作“评价任务”,这样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法,使知识处于凌乱与孤立之中。所以,我们要倡导把“评价任务”设计成“大任务”。什么是“大任务”?说白了就是从“做题”转向“做事”。“大任务”就是“做事”,就是通过做某事或某些事,来评价其是否达成目标。这样的“大任务”,应当是借助于相对真实的情境,面对比较复杂的非良构问题,需要运用目标所指向的相关知识以及能力方法。这样的“大任务”,应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一段完整的学习时间,而不是每个问题只要“对答如流”就算解决应该能够保证学生围绕任务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信息,而不是采用封闭统一的、绝对可控的形式。我们也特别倡导把大任务设计成“表现性评价”。因此,“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是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得好了,学习也就好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必须嵌入“评价”
“教学”,笔者更愿意写成“教学”,因为“教”和“学”的关系实在太神奇了,没有教就没有学,没有学也无所谓教,教与学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彼此不能相离。评价任务设计之后,教师再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嵌入评价任务。这就是“评价与‘教学’相整合”。
1评与教的整合。
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的工作是三项:一是呈现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白二是收集评价信息,动态地掌握学生“在哪里”三是处理评价信息,有效地推进学习。三项“教”的工作,与“评”高度一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明白白地进行这三项工作的设计。第一,呈现评价任务。不是简单地把评价任务“端上来”,而是要根据评价任务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明白评价任务,如果学生没有明白评价任务,学习就无法进行。如何呈现评价任务?可以直接告知,但表达必须非常清晰,这种清晰不仅是教师认为的清晰,还是学生能理解的清晰可以借助PPT呈现,再配以适当的解释可以举例说明,用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提供作品范例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规则的制订,在制订规则中明白评价任务。第二,收集评价信息。教师育人工作成熟的第一标志就是从关注自己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一个不关注评价信息的教师是在蒙着眼睛上课。教师要通过倾听、对话、观察等方法收集价信息,这里的评价信息包括错误的学习信息、特殊的学习信息、面上的学习信息、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