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教、学、评一致性”三要素:目标、评价与教学
作者:张菊荣来源:《江苏教育》2019年第12期
编者按: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课程的意义就是要通过教实现学,通过评确保学会。课程改革不是不断变花样,而是要回到基本的课程原理上来。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追求的“教、学、评一致性”,通过对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匹配性研究,为落实国家课程意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其基本要素是:目标、评价与教学。学习目标是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教、学、评共享学习目标,才能达成“一致性”。学习目标设定之后,应设计用于证明目标达成的学习任务,即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即“逆向设计”。教学活动应嵌入评价任务。若此,目标、评价与教学相互匹配,国家的课程意志才能转化为课堂的实际活动。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课程与教学学习目标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2006304
【作者简介】张菊荣,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苏州,215200)总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特级校长。
教了却没有学,学了却没有评,评却非所教,教却非所学,“教、学、评”分离的情况司空见惯。然后,我们就如此责怪学生:你们说,这个我教过吗?也如此埋怨自己:这个,我教过了呀,怎么学生还不会啊?可是,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也不等于学会了。课程的完成不能以“是否教了”为标志,也不能以“是否学了”为标志,而应以“是否会”为标志。那么,何以知道学生“是否学会”呢?那就需要评价,只有经过评价,教师才有证据证明学生是否学会。因此,“教、学、评”一致,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到学,是知识对象的变化而学到学会,是知识的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知识进行加工,使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形成的新经验。怎样实现“教、学、评一致”呢?那就需要教师一致性地思考目标、评价、教学。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目标
教、学、评何以能一致?是因为有共享的目标,“教、学、评一致”,是一致性于目标,所以,“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目标,其他的一切都围绕目标展开。我们追求“教、学、评一致性”,认为“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但我们跳出这种逻辑来思考一
f龙源期刊网h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