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论的教学目标设计
摘要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使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评”一体化也称“教学评一致性”,是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线路是“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遵循这一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品质、学生认知水平,是全局性的纲领。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一.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结果。是“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生活动”三者的一致性原理,“教”是课堂教学的纲领和核心,“评”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评价任务,“学”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必须保证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学习活动必须保证评价任务的落实,三者遵循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的线路是“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首先设计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用以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把握;最后才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嵌评价任务,通过有序的环节帮助学生达成目标。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正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品质、学生认知水平。以下是笔者认为制定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课程标准规定了所有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包括课程内容要求,学业水平要求,科学素养达成要求等,这些都是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的依据。只有在课程标准这个“大方向”的引领下设计教学目标,才不会“误入歧途”。因此,设计一个好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消化课程要求,理顺内容、学业、素养的内容含义和关系。其次要结合“教学评一致性”原理,为后续的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提供指导价值。
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一节中,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业要求】:能用一定的理论模型说明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1)能够描述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能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