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题型:名词3个,列举2个,(简答、问答、论述)各12个
第二讲忠君观念一、忠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1夏商西周时期:以宗法制和天命论维护君主统治2春秋战国时期:(1)忠,最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忠诚。(2)忠,开始有条件地指向君臣关系。(孔子: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孟
子:对等的君臣关系,“仁义”为最高原则)(3)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忠君观念。(荀子:强调臣对君单方面的顺从。
韩非子:君主树立无上权威,臣子无条件忠君)3汉代,忠君观念的确立(1)董仲舒君权神授(君主是“天”在人间的最高代表、以阴阳学解释君臣
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2)《白虎通义》三纲学说4宋以后的忠君观念(1)突出了皇权的无上意义与臣属的绝对服从(2)不忠于君不仅违反了最高道德标准、而且是最大的罪恶(3)忠君的范围扩大到了生产经济方面(4)君主专制符合“理”
二、孔孟与韩非子对于忠君观念的不同观点
孔孟1忠君是有条件的
韩非子1君权至高无上
2君臣对等、相互利用
2君尊臣卑
3臣对君并非从一而终
3臣对君无二心
三、谈谈你对历史上忠君人物的看法(开放性试题)提纲:比如说关羽、杨家将、岳飞。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答一方面忠君有部分爱国,忠义,另一方面死忠,愚昧,封建毒瘤1忠君观念存在原因(1)地主阶级需要权威来处理其内部矛盾和冲突、并代表其整体的、共同的、
长远的利益(2)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民需要保护者和仲裁者(①寄希望于皇帝②寄
希望于清官)(3)忠君包含一定的爱国内容
四、忠君观念的影响1忠君观念中包含了一定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2春秋战国时期,忠君观念的提出有助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3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成为专制君主维护统治的杀手锏。4现实影响(向往专权(帝、权、宫)、善于服从)
第三讲科举制度
f一、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有哪些1创立了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制度缺点:没有客观标准、纠缠人际关系优点:(1)指定了考试必读书目
(2)规定了考试文体(3)回避制度(籍贯、亲属)、保密制度(锁院,封弥,誊录)2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基本合格的官吏(1)考试内容、以礼仪、道德管理天下的管理学(2)前有陈规、上有上司、下有属吏和幕僚(刑名、钱谷师爷)(3)长期心理和见识的准备3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1)官员的选拔权和任用权收归中央(2)统一了考试标准,加强了思想的统一(3)向广大平民广开官路,调和了阶级矛盾a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