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平民入仕b科举成为政府与士人联系的纽带c打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等制度4儒学传承、精神秩序
二、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产生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见上边的小3)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1维护了官本位主义(1)制定了看似平等的游戏规则,现实中有成功后的诱惑(读书考试
做官特权)(2)虽然成功的几率很少,但是人们还是充满希望(出路只有一条、特权)2对教育的影响(1)考试内容单一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的注意力和聪明才智引向
做官)(2)片面强调知识的记忆、极大束缚了读书人的创造力(3)强化了中国人的宗族观念(科举考试需要经济后盾)
第四讲谋略观念一、①列举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②就其中一条谈谈认识(8分)1战争观:①不可避免(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崇尚和平)②以战止战(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2不战则已,战则必胜(重战、慎战,师必有名,未雨绸缪、备战)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最光辉的军事思想,同时他提倡的谋略也是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认为它始终贯穿于《孙子兵法》之中。何谓“知己”,知胜有五,对自身条件的严格审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做好客观的分析,才能知道我方的军事优势何在,以此进行谋略和战术安排。何谓“知彼”,知彼即对敌方的力量能进行深入的
f了解,分析敌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做到避强击弱,因敌谋略,采取不同的应战方案。所谓“知己知彼”即为了“运筹于帷幄之中”,以“决胜于千里之外”。
政治斗争中,进行的双方必定都各有优缺点。要赢得竞争对手,特别是集中争取选票的过程,必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在任何一个时候是可表现。对于对手,要充分了解他的缺点,以进行目的性的攻击,或者制造机会让对手出错,以此战胜。4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