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林刚(副教授)主讲
绪论
一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内容和目的1.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
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
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广义文化史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创造的手段、规则、制度、习惯等;
狭义的文化史,则仅指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树。绪论
2.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和目的(1)意义:文化是社会的灵魂。通过文化的途径,能够获得社会进程的深层次信息。(2)目的:一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创新的信心、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地了解国情(历史和现实);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绪论
二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1.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伦理性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1)广泛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质态文化融汇到一起,
形成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
(2)连续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各文明形态
中是独一无二的。原因如下:绪论
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变易性。二是中国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宏大气魄。三是文化发育程度高。(3)平和性
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倾向。它是贵和尚中的文化基本精神在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操守上的体
现,
f(4)独特的价值取向
指中国文化受其伦理道德基本精神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地方。例如: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
绪论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刚健自强、贵和尚中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宋代理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刚健自强:《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绪论
贵和尚中:“和”是价值取向,“中”是思想路线。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同样来自“天”的启示。《易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彖传》:“保和太和,乃利贞”;《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张载《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