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及时作出积极正面的评价,不管结果怎样,首先对于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表示高兴、骄傲、自豪。“你回答得真好,听了你的回答老师很高兴……”对于结果不完全对时,“你努力想了,说得差不多;你说对了一半,再好好想想……”对于结果不正确时,我也绝不可训斥或贬低,而是委婉地说:“你动脑了,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好吗”对与众不同的观点、做法,应调动学生为之喝彩。这样,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快,更增强了自信心。六、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学贵知疑,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人生的积极态度“贵在参与”,学习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好,首先应该关注什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记住六个字:一是“学生”,即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要把课堂当做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培养能力的圣地、生动活泼发展的晴空,努力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如我在《将相和》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分组议议谈谈,一位学生指着书上的插图若有所思地问:“老师,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与教学目的有什么关系,但刹那间却观察到另外一些学生的反映:有的学生急忙举手,有的赶紧去翻书,还有些同学用目光传递自己的意思,颇有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从中观察的现象中判断,这问题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点燃了大家思维的火花。于是,我让同学们展开“真与假”的讨论。有的说:“他不是撞,是故意做给秦王看的,目的是要秦王给十五座城。”有的说:“如果秦王真的强行抢璧,蔺相如是会把璧撞碎的。”经过讨论,同学们都认识到两种意见都对但蔺相如充分估计秦王是不会强行抢璧的,这正是说明蔺相,如的机智。这样的讨论,使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尝试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同时,口语交际能力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