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
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58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类型
f称之为C形成性评价5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60曹老师教《圆的周长》,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倍感自豪B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3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4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5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6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9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10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11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12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13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是学生在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