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等以情感的两个维度(激活和快乐)与个性的两个维度(神经质和外向)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激活和快乐两维度组成的员工敬业度模型,认为员工敬业度最基本的由激活工作热情和快乐工作两个维度组成。我国一些学者基于实证研究也对员工敬业度的维度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西方学者的观点。查淞城(2007)认为员工敬业度应由工作投入、组织认同和工作价值感三个基本维度构成。曾晖、赵黎明(2009)通过对酒店服务业的调查后认为,酒店服务业员工敬业度由任务聚焦、活力、主动参与、价值内化、效能和积极坚持六个维度组成[1]。李育辉、孙汕珊(2010)认为,员工敬业度由奉献精神、情感认同、角色拓展、人际友好和工作活力六个维度组成。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西方学者侧重于理论分析。国内学者基于中国情境,采用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员工的敬业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员工敬业度包含哪些具体维度以及每一维度的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只是承认员工敬业度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第3章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
员工敬业度对与个体和组织绩效都具有积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员工敬业度对于个体和组织的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敬业度高的员工对待工作更加投入、积极,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反之,敬业度低的员工对待工作不够热情,不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离职的可能性也较大。员工敬业度的产生机制员工敬业度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于外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对于员工敬业度的产生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
31马斯洛需求满足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知道员工不仅具有基本的生存、安全的需求,更有高级的需求,包括归属感、自豪感、价值感。企业通过制度、薪资、福利可以满足员工较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实现基本的满意度。如果企业通过文化、更人性的管理措施等方法,实现了员工的高级需求,就可以让员工由满意变为敬业,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总之,需求满足理论是通过实现员工的低级与高级需求,从而使得员工具备较高的敬业度,进一步使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32工作契合理论
2
f工作契合理论是指员工与工作的契合匹配度,表现在员工的特征与工作的特征比较一致,从而在意愿和能力上能够较好地完成工作。当员工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感和使命感的时候,会有强烈的动机来努力完成工作,也会拥有更高的执行力与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多学者已经对契合理论有所研究,并通过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