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他用途还有损耗。由于历史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各国对马铃薯的加工利用不同,人均消费量也各不相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于马铃薯消费利用的主要差异在消费量。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321kg,而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达739kg,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只有204kg。但是,与20世纪60年代初的9kg相比,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已增长了两倍多,消费潜力巨大。从各洲看,欧洲人均消费量最高,为936kg;其余依次是大洋洲473kg、北美洲451kg、南美洲31kg、亚洲224kg、非洲123kg。
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集中在原苏联及东欧地区,年人均消费量超过100kg。属于原苏联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年人均消费量为1488g,为世界之最。西欧地区,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南美的阿根廷、秘鲁、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家人均消费量也较大,年
f人均消费量在50kg上。非洲的马拉维年人均消费量达到1127g,是非洲平均水平的10倍,在非洲众国家中鹤立鸡群;其次为卢达旺,消费量也有507kg。亚洲年人均消费量超过50kg的有土耳其、黎巴嫩;伊朗、以色列、朝鲜等超过40kg。中国为313kg,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与19941996年的14kg相比,短短几年时间,人均消费量翻了一番还多,增长速度很快。
在利用途径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别不是很大。发达国家马铃薯的食品消费比例为54,而发展中国家为70,发展中国家高出16;饲料比例,发达国家为18,而发展中国家为9,发达国家高出1倍;贮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耗发达国家为6,而发展中国家为9,损耗较大;但在种薯使用上,发达国家用去了产量的15,而发展中国家只是7。但是发达国家高达15的用种比例是否包括出口的种薯在内,统计未予说明。关于加工要专门说明的是,由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行标准化统计,能够还原成马铃薯的马铃薯加工产品如薯条、马铃薯泥等又折回马铃薯计入食品利用统计项,不能还原成马铃薯的加工产品才计入加工统计。因而在加工统计中的加工比例不是实际加工比例,这样的统计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平均的加工用途比例均为4。尽管如此,荷兰的加工统计比例仍高达50,遥居世界首位。美国是马铃薯加工消费大国,尽管相关统计加工比例没有显示,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字,美国在19941996年加工比例已达60,这一比例中应包括所有能还原为马铃薯的加工产品在内。新西兰的加工比例为16,也是比较高的。中国的加工比例为8,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从相关资料的综合反映来看,发达国家的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