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专题十一学习理论
◆考点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试误说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
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
◆考点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
泛化:对相似刺激作出相同反应;分化:对相似刺激作出不同反应。◆考点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基本观点
应答性行为:刺激→反应(被动)操作性行为:反应→刺激(主动)
2强化原理
条件
行为发生频率
例子
强化
正强化负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摆脱厌恶刺激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奖励学生进步明显,教师撤销
处分
惩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体罚、谴责等
消退
无任何强化物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不予理睬
3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
回避条件作用: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考点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
2强化的分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考点5:苛勒的完形顿悟说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部构造完形◆考点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
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专题十二中学生发展心理
◆考点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获得了课题的永恒性(912个月)
1“万物有灵论”;
前运算阶段
27岁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14
f
2
形式运算阶段
1
1116岁
2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启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考点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1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智力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