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教法教学媒体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习本文引用神话传说和数字说明的方法。《死海不死》知识目标识记字词音形义备课人
明确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中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世界上有许多自然之谜,同学们能列举一些吗?根据学生列举情况教师补充例子引出本节课题《死海不死》。2、复习提问说明文常识二、检查预习能正确读写下列字词执迷不悟大惊失色改邪归正
游弋()谕()告干涸()不逊()安然无恙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思考问题:从文中用波浪线标出最能体现分段依据的两句话3、根据以上梳理,同学们知道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小组讨论名明确答案: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四、研讨课文内容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1
f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③齐读3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④默读5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4、归纳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四、重点研读,分析写法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的,个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教师边板书,学生及时做好课堂笔记明确:本文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