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其实就是就是现在许多先发国家走过的道路,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德国超过英国,都是利用了技术性的后发优势;战后,先是日本,后是亚洲“四小龙”,维持了304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过程中,主要靠的就是引进国外技术,然后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改良来实现的。20世纪50年代,加纳和韩国的人均收入几乎相等,但到90年代,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6倍。一些人认为,造成这种差异,有一半的因素是韩国在获取并利用知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我国改革后20多年来在发展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方面的提高,很大方面也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获得的。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差距大,代表技术差距大,利用技术差距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也应非常大。因此,走技术引进和学习的道貌岸然路,无疑是西部地区短期内经济发展成本小、收益大、见效快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技术学习与制度学习并重是后发优势战略成功的核心。
(三)相互学习优势各个地区由于其自身的自然禀赋情况、人口与民族构成、文化发展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同为后发地区的发展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即使推行相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后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仍旧是明显的。这又使后发地区在学习过程中的可选择范围有所扩大,后发地区既可以向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且也可以向同类地区学习(我们称其为相互学习过程)。由于后发地区之间,尤其是发展程度类似的地区之间,技术发燕尾服的总体水平处于同一档次上,相互之间的技术差距不大,技术学习在总体上是一种互相取长的补短的学习模式;而在制度方面,或者由于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天然资源、利益群体裼博弈不同而出现差异,者是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有不同,都为后发地区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比较广阔的空间。对我国西部地区来说,由于都面临着同样的发展难题,都在摸索和寻找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方法,因而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西部地区其他省份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成效的做法和措施,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或吸取其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发展得更快。二、学习性后发优势与路径依赖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因此,落后地区(或国家)在利用和发挥后发优势时,往往容易产生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思想和概念最初是由于人口统计学家布雷恩阿瑟在20苦心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后由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