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斯在其1990年出版的《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中加以发展。诺斯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着物理学中的“自增强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选择了某一条路径,它向既定的方向发展的动力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诺斯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3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弄不好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的
f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姿态,想作出新的制度选择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落后地区学习性后发优势产生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一)制度学习的路径依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谓制度,是指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
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4。世界范围内制度的共时性、历时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不同制度在交往、比较中开始沟通和融合,从而出现了制度的引进(移植)和学习。由于“从某种现行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费用昂贵的过程”5,加上落后地区由于迟发展,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模仿空间比较大,所以,落后地区往往倾向于成本小、见效快的的制度引进和模仿。这是因为,一方面,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来得方便些。另一方面,一种制度形成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集团,他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力图巩固现有的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这不仅给以后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而且有时由于尖锐的利益矛盾不得不放弃最优方案而选择次优方案。再加上制度的移植和引进还要受到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结果往往是短时间内似乎成效很大,但从长期看却导致引进的制度低效乃至无效。因此,西部地区要想获得“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6。
(二)技术学习的路径依赖首先,落后地区充分利用和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前提是:其技术引进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引进模仿创新”的过程。但落后地区在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时,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引进和模仿阶段。在技术引进的初期阶段,通过模仿,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是这种初期的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以技术引进为起点的技术进步过程中产生了“路径依赖”,即其整个技术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引进模仿引进模仿”的重复循环。由缺乏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