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该课程的跨学科性质作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科学、体育等基本课程资源,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与教学培养目标完成活动主题的选取与设计,实现学科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例如选取数学学科中的测量花坛面积、语文学科中的调查树木种类、科学学科中的观察方法等学科内容作为素材,经由素材整理后开发出以“校园绿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数学圆形面积计算、语文写作技巧与科学观察方法等技巧,完成主题活动的预设目标。
在寻求到课程资源开发方向的基础上,需针对课程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分解,选取多种活动类型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丰富,为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的实效性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需通过针对课堂操作模式进行详细设计,综合选取调查分析类、操作体验类、思维训练类、文化体验类、实践拓展类等不同活动类型实现课程资源的横向开发,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实践活动的思维模式与解决方法,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班级垃圾小调查活动为例,应采用调查分析形式开展该活动,可引导学生围绕提出问题、调查方案设计、信息收集、整合分析、交流探讨、评价反思六个环节展开,依照上述步骤完成活动任务,进而形成标准化操作路径,为后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导,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资源开发广度
在当前“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路径的创新,选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平台、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手段作为资源开发路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宽教学资源获取渠道。
以垃圾回收再利用为例,该课程的设计目标为指导小学生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掌握垃圾回收利用常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此可选取微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运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垃圾分类纪录片作为课前导入材料,在课前选取废旧报纸作为制作材料,将利用报纸制作装垃圾纸盒的整体操作演示过程与讲解要点制成微课视频,在课上进行循环播放,以此节约重复讲解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检索,指导小学生从现阶段知识储备中选取感兴趣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将网络资源作为素材库完成资料的查询下载,与其他同学借助通讯软件完成小组线下沟通合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完成教学情景的创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