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赐教。(一)面对学生的参差不齐,如何设计教学方案?经过学情分析,有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参差不齐。面对这么一群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学生,面对那么一份相同的教材,该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分层教学。那么怎样分层教学?是不是提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布置几个不同难度的作业,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处理,就算是分层教学了?我们觉得问题并不这么简单。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在相同的时间与空间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都收获最大的学习效益,其一般途径在哪里,其一般规律在哪里?在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顾此失彼,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二)面对“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策略?一份优秀教材在握,要让学生学的实在是太多了,一样也舍不得放弃。虽然教学目标的确定,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往往形同虚设,在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做不到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教学目标在无意中增量,冲淡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什么都是目标跟什么目标都没有,没有什么区别。面对“教材”,如何忍痛割爱,做到精选目标、精选内容、精选方法?如何培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这方面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三)如何创设促使学生冷静思考的情境?课堂需要师生的热情洋溢,同时也需要学生能静下心来深思。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了,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发言的学生多了,但能静静地聆听与思考的学生并不多。对于理性的东西必须依托深沉的思考才能明悟,但要使学生静静地思考并不容易。我们容易创设让学生群情激奋的氛围,却不容易创设让学生深深思索的情境。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创设促使学生冷静思考的情境?如何提高教师这方面的设计能力?
f(四)如何有效借鉴优秀教案?优秀教案,特别是骨干教师已施教过证明是
有效的优秀教案,拿来照样用,效果并不好;试图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实际改着
用,走样了,效果也不理想。优秀教案,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么怎样提高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借鉴他人的优秀教案呢?
(五)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
是努力揭示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一般途经与方法。认识上的提高,并不等于实际
操作能力的提升,而且,教师的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较快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十、后续研究
实现有效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