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点A1与点C重合.将三角板A1B1C1绕点C(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过的角为α,旋转过程中边A1C1与边AB的交点为M,设ACa.(1)计算A1C1的长;(2)当α30°时,证明:B1C1∥AB;(3)若a,当α45°时,计算两个三角板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4)当α60°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两个三角板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参考数据:si
15°cos75°,ta
75°2,cos15°),ta
15°2,si
75°,
27.(12分)(201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f例如:点P1(1,2),点P2(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交点).(1)已知点A(,0),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2)已知C是直线yx3上的一个动点,①如图2,点D的坐标是(0,1),求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C的坐标;②如图3,E是以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点C与点E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E与点C的坐标.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A.axbxc0
2
)D.x10
2
B.x2(x3)
2
2
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分析:A中应标明a≠0,B中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后x没有了,C是分式方程,D是一元二次方程.2解答:解: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x10,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整式方程,即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没有分母,那么分母中无未知数;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f2.△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如果abc,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si
AaB.bcosBcC.ata
AbD.cta
Bb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22分析:由于ab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再根据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