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午睡的好习惯
杨丽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年龄在5岁左右,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带,有的是由家里四个老人一起照顾,难免会过分宠爱,并且没有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家长们关心的不止是幼儿吃饱穿暖,他们更关心的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身心要得到良好发展,保证幼儿能有足够的睡眠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本班午睡出现的一些问题:上床后没有睡觉的意愿,或做小动作,或小声说话,或睁着眼睛四处看,展开了对幼儿养成良好午睡的好习惯的研究。课题实践的意义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
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幼儿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
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睡得好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
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对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
惯,同时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幼
儿不喜欢午睡,睡眠不足,会感到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吃饭不香,
爱发脾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睡眠充足的孩
子做任何事情都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好,长得健康。有一个健
康的身体才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结合我园的园本课题“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为载体。针对本班午睡出现的一些问题:
上床后没有睡觉的意愿,或做小动作,或小声说话,或睁着眼睛四处
f看,展开了对幼儿养成良好午睡的好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组织幼儿散步
带幼儿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或树下坐一会儿互相谈一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无穷的乐趣。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有利于气血的流通使气顺血和由此而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此外睡前在户外散步大脑会更清醒心情会更舒畅吐故纳新的结果会缩短初睡至熟睡的过程这对幼儿是有益的。
(二、初入午睡室,教师的适当提示
在幼儿进入午睡室时,教师应督促幼儿及时大小便,教师在进入午睡室时,不仅要教育幼儿轻轻讲话、轻轻走路,自己也应该做到轻轻讲话、轻轻走,多用手势代替语言,然后指导幼儿按顺序脱衣服,整齐摆放,并告诉幼儿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能有礼貌地向教师或同伴请求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