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5国际劳动组织的性质、特点、主要机构
暂行办法》、《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中华人民性质: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劳
共和国工会法》、《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动立法组织,它不是民间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2003年国务院颁特点:是“三方性原则”,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
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等。
工代表、雇主代表应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
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务员会通过做出决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主要机构: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国际
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劳工局。
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领会)
f主要任务: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定国际劳动标准。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
国际劳工标准采用两种形式: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军人优抚、住房福利等社
议书。
会关系。社会保险法中的社会保险与劳动法中的社会保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制定依据,在二次世界大战以险,是两个法律部门中的交叉部分。
前是《国际劳动宪章》9项原则,二战后是1944年《费3劳动法体系(识记)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
城宣言》
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公约被会员国4劳动法体系的结构(领会)
批准后即需负履行义务,而建议书不需批准,只作为制定1劳动管理法2劳动就业法3劳动关系协调法4劳
法律的参考。对一个公约的批准不能有所保留,即不能只动标准法5社会保险法6处理劳动争议程序法7劳
接受一部分。
动检查监督法8工会的法律保障
8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领会)
5劳动法学体系(识记)是指在劳动法体系的基础上所进
1中国也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行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1944年成为国际劳动组织的常任理事国,新中国自19836劳动法的作用(领会)
年始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
1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2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
21984年新中国政府对1949年前就中国政府批准的14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个公约予以承认。
3保障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101983年后恢复国际劳动组织的活动后,我国新批准的4是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