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B以乱易正,不武。C敢以烦执事。D越国以鄙远。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B烛之武退秦师。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君知其难也D.失其所与,不知11.常识填空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又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史书,相传为末年国史官所做,主要记载了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并称为“春秋三传”。答案1(A项“汜”“fà
”B项读,“共”“gō
g”D项读,“逢”“pá
g”)2D厌:读。满足;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3B4D5A(B项的“说”,通“悦”C项的“知”;,通“智”;D项的“共”,通“供”)6D(A、B、C项均用作介词,D项用作连词,表。承接。)7D(否定判断句)8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项为“使……灭亡”项为“使……成为疆界”);C;D。9D(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C11.A《左传》《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春秋鲁左丘明春秋B《公羊传》《梁传》思维图谱课内阅读演练在阅读中训练你的思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