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
f下来。兴功:指富国强兵;禁暴:指制止被压迫者的反抗。商鞅讲法制,实质上是要维护国君统治人民的权力,维护国君至高无上的地位。
8、商鞅主张赏刑并用,重刑止奸。治国必须赏刑并用,文武兼施,其中刑是主要的,赏是次要的。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同时提出刑用于将过和族刑连坐。主张对人民统一地进行农战教育。
9、慎到主张立公弃私,事断于法。认为法具有规范性、公正性、平等性。主张法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更,变法之权归国君,而官吏只能充当执法的工具,百姓只能充当法的奴仆。
10、慎到主张维护君权的“势治论”,慎到的势治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权重为尊,主张国君指挥一切、大权独揽;(2)权势以“下”为基础,要得到人民的帮助;(3)立天子以为天下,即设立天子、国君是为了服务于天下国家的说法。
11、韩非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依法治国”的法治论。继承了前期法家的历史进化论观点,将以往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四时期。韩非用剥削阶级的眼光来看待人性,认为好利恶害,人之所有也。韩非主张“依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指出治国必须依法为本,刑赏是君主手中的二柄。如何运用和贯彻赏罚,韩非提出:(1)信赏必罚;(2)赏罚应“合于刑名”;(3)赏罚有度;(4)厚赏重罚。韩非讲抱法处势,就是坚持法治而又掌握权势的意思,韩非讲势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君主的权势,确立君主的无上权威,从而有效地维护封建统治。
12、韩非要求远仁义,摒德治,实行愚民政策。(1)远仁义,君主治国,必须抛弃仁义;(2)摒德治。儒家主张德治,强调道德的感化作用。但韩非认
f为君主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做好事,而是迫使他们不去干坏事。(3)实行愚民政策。
13、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一套更加完整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他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当时具有反对封建割据和促进国家统一的进步作用。但他过分强调暴力,主张以重刑镇压人民,异常迷信权势,主张运用阴谋权势,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其地主阶级本性。
第八章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1、秦朝实行“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并主张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思想。同时主张严刑峻法,“深督轻罪”。秦朝实行“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文化思想上进行统一,搞文化专制主义,推行愚民政策。李斯提出焚书建议。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