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语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
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这些新的理念以后,每位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强烈地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致力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激发学习的兴趣。《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如果教师给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必定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那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除了文本本身要有吸引力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做到在教学中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
如教学《要下雨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你最喜欢读小白兔和谁的对话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最喜欢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有的说:“我最喜欢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还有的说:“我最喜欢读小白兔和小蚂蚁的对话”“看来小朋友们的想法各不相同,那就这样吧,你们喜欢读哪里就读哪里,好不好?”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和其他同学分角色朗读可以吗?”“没问题呀,你们俩还可以互相帮助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呢!”看到这个同学的要求得到了老师的许可,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起
f来说:“我可不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表演我喜欢的段落呢?”“你这个主意也不错,但能不能在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来表演呢?”学生非常高兴地接受我的建议。于是我接着说:“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如果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学习你喜欢的段落都可以试一试。”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边读边圈圈画画;有的和其他同学在一起讨论不理解的问题;有的你帮我,我帮你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还有的手舞足蹈开始了表演……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场面啊!
二、注意提问策略,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老师一个个琐碎的问题牵着走,实际上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灌输。它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作为教师不应该从自己的阅读期待出发提出预先精心设置的“问题圈套”,而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