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平等,使课堂属于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才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
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魏书生老师也曾经说过:“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教室是学习的房间,教材是学习的材料,课堂45分钟便应以学为主,课堂也应可称学堂。我觉得,我的作用便是指导各类学生充分利用好45分钟。45分钟要积极、主动、高效地学起来。衡量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我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不在于我讲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与否,而在于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高效与否。”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呢?我想结合我们学校的“六步教学法”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主学习: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能读懂,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把问题记录下来,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子资料。老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对认真做好预习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例如《祝福》这篇文章,有的学生按预习的要求写到自己读过的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如《三味书屋》等,有关鲁迅先生名字、笔名的情况、生平简介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把自己不懂的句子也写下来,如“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可恶!然而……。”学生通过主动的预习,依旧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f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为促进合作学习,先要进行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合理分配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我们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我们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住校与否、性格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设立了6个合作小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