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性,体现了职责分明重在执行的原则,也体现了高层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具体教育教学执行部门的具体实施的职责格局。
一、测评体系体现了教育政策的一贯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连续性和渐进性
测评体系的制定是我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推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素质教育一经提出讨论者甚众,对教育教学改革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人们常常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看待,对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缺少深入探讨,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有了正确的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会创造出许多方法,当前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践说明了这一点。1内涵丰富的艺术教育就是长期以来未受重视的部分,正是长期在应试教育中被学生和家长忽略的内容,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大了艺术教育的力度,也产生了良好效果。面对进一步的教育改革,我们应该怎样持续发力,对于高考的改革已经有了具体的方向、目标和时间表,对于基础教育就应该紧紧跟上,对于弹性大、贯彻执行力度不够的艺术素质教育就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力点。教育部最近几年的一系列关于加强艺术素质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等措施就是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在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宏观架构之下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有“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具体内容,同时还明确要求“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2前者明显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后者明显与本次艺术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直接相关。与此直接相关的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4年年初制定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其制定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明确提出“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目标明确,时间具体。同时《意见》也要求“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5年开始,教育部将编制并发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体现了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主要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式的延续等方面。《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