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角形复习
一、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
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90°,BC=BD,CE⊥BD,垂足为E.1求证:△ABD≌△ECB;2若∠DBC=50°,求∠DCE的度数.
2、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
是
。
3、如图所示,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5,BC=8,则
EF的长为
。
二、三角形全等和相似
4、如图,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长为3,P为斜边BC上一点,且BP1,D为AC上一点,且∠APD45°,则CD的长为
A5
B231
C321
D3
3
3
3
5
5、如图,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垂足为点D,连
接BE,则∠EBC的度数为
。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B90,AB52,点E在AB上,AED45,DE6CE7。求:AE的长及si
BCE的值。
f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沿直线MN对折,使A、C重合,直线MN交AC于O求线段OM的长度
8、如图,E是矩形ABCE的边BC上一点,EF⊥AE,EF分别交AC、CD于点M、F,BG⊥AC,垂足为G,BG交AE于点H。(1)求证:△ABE∽△ECF;(2)找出与△ABH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3)若E是BC中点,BC2AB,AB2,求EM的长。
9、在菱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点,连接AE交BD于点F若EC2BE则BF的值是(
)。
FD
A、12
B、13
C、14
D、15
10、如图,已知△ABC,AB=AC=1,∠A=36°,∠ABC的平分线BD交
AC于点D,则AD的长是
。
三、中考中的常见问题
11、已知:△ABC中,AB=10;⑴如图①,若点D、E分别是AC、BC边的中点,求DE的长;⑵如图②,若点A1、A2把AC边三等分,过A1、A2作AB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边于点B1、B2,求A1B1+A2B2的值;⑶如图③,若点A1、A2、…、A10把AC边十一等分,过各点作AB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边于点B1、B2、…、B10。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A1B1+A2B2+…+A10B10的结果
f12、如图所示,在△ABC中,BC=6,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动点P在射线EF上,BP交CE于D,∠CBP的平分线交CE于点Q,当CQ=13CE时,EP+BP=
13、如图,在Rt△ABC中,ABCB,BO⊥AC于点O,把△ABC折叠,使AB落在AC上,点B与AC上的点E重合,展开后,折痕AD交BO于点F,连结DE、EF下列结论:①ta
∠ADB2;②图中有4对全等三角形;③若将△DEF沿EF折叠,则点D不一定落在AC上;④BDBF;⑤S四边形DFOES△AOF,上述结论中错误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如图,已知一张纸片□ABCD,B90,点E是AB的中点,点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