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观摩活动中,杨岳明老师开设了运用TI图形计算器解不等式教
f学研究课,并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2005年4月,郭军和於军两位青年教师结合TI图形计算器技术辅助教学实验活动,合作参加了区研究性学习案例撰写评比获得二等奖,并上了一节区级活动展示课。2006年4月,诸英老师的运用TI图形计算器技术辅助教学实验课案例参加区研究性学习案例交流活动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三年来的教学实验活动,实验组全体老师发挥集体智慧积累和归纳了一些教学经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5年11月由杨岳明老师整理汇编了“TI图形计算器使用技术专题讲义”、“运用TI图形计算器技术辅助教学案例(1),并教学实验收集整理了许多运用TI图形计”算器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件。二、研究与实践的收获(一)TI为学生创设了平等、民主、自主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愈来愈强调师生的平等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脑、动手、动嘴的机会,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而TI图形计算器恰恰在这方面为师生营造了他们共同需要的氛围.案例1:郭军老师在复习《指数函数的图象》时,先让学生先作出几组函数图象,然后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并总结每一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郭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其中一组函数是y2与y-2,学生利用TI图形计算器作出图象(如图1),
xx
图1一位学生在输入解析式时,输成了y-2,好一会儿,计算器也没有画出所要的图象,而是一些散点(如图2),这位学生让其他同学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怀疑是计算器出了问题。郭老师发现是由于他的解
x
f析式输入错了,便要求他仔细对照黑板上的解析式,自己找出问题。他找出问题作出函数图象后,郭老师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计算器画不出你输入的解析式的图象吗?”“指数函数的底数a必须大于0且不等于1.”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郭老师又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在指数函数的定义中要做如此规定吗?”他诧异地望着郭老师摇摇头,同组的其他同学也不知如何回答.郭老师将y-2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讨论指数函数的底数a为什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