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自由试试。13、指名生尝试。(随机表扬激励)14、组员间模拟并互评。(引导生发挥想象:还可编配什么声音?)15、师:让我们一起为歌曲伴奏。16、生聆听录音范唱,将模拟的声音配入歌曲。17、生自评,表扬激励。18、生选择表演:或扮演种子或扮演小雨或模拟风雨声或可乐瓶伴奏。19、师生表演。20、生自评、互评21、生随录音范唱演唱歌曲。(分层:能演唱歌曲的唱歌词,有困难的模拟风雨声)22、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表演歌曲?”(引导生注意形式的多样)23、各组表演。24、组组互评。(师随机表扬激励)三、为春天配上声音1、让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声音。2、师生交流,得出合适的声音。3、最后大家分组读一读。师:春天还有那些声音呢?对春天、大自然说一句话。四、小结。
第二课教学内容
聆听1、牧童短笛知识与技能2、牧童演唱
放牧
1、牧童谣2、放牛歌
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一、学会在“La”手势的辅助下,唱准“La”的音高,能随教师模唱《牧童谣》的旋律。二、能和小伙伴合作,用问答的形式演唱方式边唱边表演《牧童谣》。三、初步认识和掌握双响筒高低音色的表现效果。在掌握正确演奏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敲击方法。四、在歌曲《牧童》的演唱中,能用合适的节奏加入三角铁和双响筒的伴奏。五、能听辨钢琴曲《牧童短笛》在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听出旋律中的相同部分,并能背唱二到四句主题旋律。
6
f教学重难点
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琴、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歌曲《放牛歌》一、激情导入1、导入:“一去二三里……”这首诗你们学过吗?(学过)2、我们一起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读了这首诗你好象看见了什么?(花、草、树、牛……)3、小山村真美啊!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的布景我们一起来布置一下,开始!小山村漂亮吗?你们去过吗?游》)4、律动《牧童》二、寓教于乐:1、导入:2、感受随着笛声用“噜”来轻轻地哼唱。4、出示歌词:是啊,出示“笛儿悠悠吹”、“云儿轻轻飞”“骑着牛儿趟着水”、“赶着夕阳把家回把家回”。5、跟着范唱唱6、出示歌题7、解决重点与难点8、加打击乐1认识双响筒。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