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呼唤:“啊!苍天灭我啊!苍天灭我啊!”呼唤者,困扼陈、蔡之地,七日不食,而弦歌不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宁静快乐,不忧不惧不惑之仁者,何以如此悲痛。被呼唤者,困扼陈、蔡之地,七日不食而无怨尤之言,箪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追随夫子历尽艰难,矢志不逾,竟然英年早逝。呼唤者,失其股肱,岂不痛哉。他俩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弟子。一个是良师,一个是益友;一个口授心传,诲人不倦;一个不违如愚,学而不厌。一个仁以为己任,推行仁道;一个三月不违仁,身体力行。一个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一个是刚近而立的青年。一个苍颜白发,一个勃勃生机。夫子与弟子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休戚与共,生死攸关。夫子呼唤,夫子感叹。呼唤:仁者不寿,仁道不复,天道不公。感叹:道无传人,痛失良友,白发送黑发。“噫”之一字,《论语》全书仅三例,系唇齿音,此一“噫”字,声音从牙缝中挤压而出,表现出孔子悲愤之极,压抑已久的悲怆,吐出了发愤忘食奋斗终身而郁郁不得志的怨气。“天丧予”是对天道不公的指责,对痛失贤弟的惋惜。这一章是孔子一生感情的高潮,岁月的顶端,事业的低谷。孔子三岁丧父,不知其哭,十八岁丧母,不见其哭,七十失弟子,悲恸欲绝,可以想见,其弟子在他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
【原文】
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①。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②?”
【注释】
①恸(tò
g):极度悲痛,伤心。②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夫人:这个人。“夫人”是介词“为”的前置宾语。谁为:为谁。谁,疑问代词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
【语译】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十分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先生悲痛过分了。”孔子说:“悲痛吗?我不为这个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
f【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为颜渊之死而痛哭。
“天丧”章可能是噩耗传来,孔子指天而呼。“恸哭”章可能是灵堂告别,孔子哭得浑身颤抖抽搐,哭得老泪纵横,呼天抢地。弟子们劝他,夫子您哭得太过伤心,他则反问一句,“有恸乎?”你看,他完全进入一种忘情忘我的境界,连自己哭得悲痛欲绝的状态都不知道,可见其忘情而达至情的状态。
【原文】
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①,夫二三子也。”
【注释】
①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种违背礼制的厚葬)不是我的主张,是你那帮同学干的呀。按颜渊的身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